陳老師微信 請掃描加好友
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咨詢方案
- 上海留學生落戶/留學生落戶上海/留學生落戶上海政策咨詢
- 研究生上海落戶/上海落戶政策2022碩士/上海應屆生落戶咨詢
- 咨詢電話:13671738356(微信同號) 陳老師
- 掃一掃二維碼,24小時提供一對一免費落戶上海咨詢
城市的戶籍時卻要轉到另一個城市工作,這意味著他此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。由此可見,各自為政的居住證模式或將阻礙勞動力在全國范圍內流動。
其次,政府主導的落戶標準與市場所需要的勞動力背道而馳。從目前為止,各地都是設想通過居住證制度篩選出當?shù)厮枰膭趧恿Α_@種辦法看起來很科學很規(guī)范也便于操作,但最終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。因為目前的各種條條框框,無非是政府提供了一種選馬的標準。但是這種以政府標準篩選出來的馬匹能不能經受市場考驗,還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再次,居住證制度繼承了原有戶籍制度的各種弊病,同時將其顯性化。在原有戶籍制度下,公共服務歧視是以戶籍為識別標志,我們可以說其是需要破除的計劃經濟遺產。但是居住證制度不僅僅承認了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之間的差別,同時還在非戶籍人口之間制造新的不平等。
換句話說,以往的各種戶籍改革并沒有便利公民,相反卻是增加了負擔,公民所需要的各種證件從戶口簿增加到了身份證和戶口簿,而非戶籍人口則添加了居住證。如果再考慮到其他支出,那么每年戶籍所要耗費的社會成本也相當驚人。
這一次全面推廣居住證制度,能否跳出這一窠臼?
經濟觀察報 傅蔚岡/文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“創(chuàng)新人口管理,加快戶籍制度改革”之后,各界對戶籍制度改革有了更高的期盼。7月30日,國務院發(fā)布《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強調要“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,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”,而戶籍改革的最終目標是“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,統(tǒng)一城鄉(xiāng)戶口登記制度,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,加快建設和共享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,穩(wěn)步推進義務教育、就業(yè)服務、基本養(yǎng)老、基本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住房保障等城鎮(zhèn)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”。

我認為,此次戶籍改革有三個重要特點,一是實行城鄉(xiāng)統(tǒng)一的戶口登記;二是戶口的遷入條件以合法穩(wěn)定住所、合法穩(wěn)定職業(yè)為基本條件,三是以經常居住地為登記形式。留學生落戶政策留學生落戶上海在這些措施之中,尤其以居住證最為要緊,而各地政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居住證制度,試圖將其作為戶籍改革的載體。但居住證真的能夠承擔戶籍改革的重任嗎?我們不妨以國內最早實行居住證的上海為例,看看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辦理居住證現(xiàn)實困難多
上海自2002年開始實行人才居住證,本意是想通過此種辦法在現(xiàn)有的戶籍制度下為上海引入更有競爭力的人才。在2013年后,人才居住證制度又變?yōu)榫幼∽C制度,最大的變化就是對居住證持證人的“條件管理”相對弱化,取而代之的是通過設置相應的指標體系,對持證人進行“積分管理”。根據(jù)2013年7月1日施行的《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》,居住證實行“積分制”,持證人可憑分值享受子女教育、社會保險、證照辦理、住房、基本公共衛(wèi)生、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待遇。
以居住證制度應對僵硬的戶籍管理制度,看起來這是一個進步,實際上并不一定,甚至因此給居民帶來了更多的不便。留學生戶口首先,當初為了公民便利而推出的身份證最終并沒有惠及公民,除了旅游的便利外,身份證無法取得原先所預想的各種效果,很多事務的辦理除了居民身份證外,同時還需要攜帶戶口簿和居住證。
2012年9月1日起,公安部在上海、天津、上海、重慶、、深圳等6個流動人口較多的城市,實施允許非本市戶籍就業(yè)人員和高等院校的在讀大學生異地提交出入境證件申請的便利措施。根據(jù)該措施,凡是需要在這些城市申請護照的,需要提交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,同時還需要提交居住證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在就業(yè)地連續(xù)一年以上繳納社會保險的證明。這個規(guī)定當然是為了方便那些在這六個城市居住的非戶籍居民,但問題并非那么簡單,想要辦理護照者必須攜帶戶口簿和身份證,同時還需要提交居住證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在就業(yè)地連續(xù)一年以上繳納社會保險的證明。